香港一家成立仅一年的中国跨境女装品牌,估值突破10亿美元,成为全球增长蕞快的独角兽企业之一。这背后是广东年轻卖家王琛将中国柔性供应链与数字化营销完美结合的传奇。
2020年5月,当全球疫情正处于高峰期时,一个名为Cider的中国跨境时尚品牌在香港悄然成立。
谁也不曾想到,仅仅一年时间,这个专注于海外市场的DTC女装品牌就完成了1.3亿美元的四轮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成为全球增长蕞快的独角兽公司之一。
背后的创始人王琛,一位来自广东的连续创业者,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应用数学和运筹管理学双学位的他,曾在国际投资机构做过几年VC,也曾任职于共享衣橱平台“衣二三”,深谙供应链与年轻消费者需求。他带领Cider抓住了跨境电商发展的黄金窗口期,将中国服装供应链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01数学天才的时尚转型
从VC投资人到服装创业者的蜕变
王琛的职业生涯始于金融投资领域。高中毕业后,他赴美国求学,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应用数学和运筹管理学的双学位。毕业后,他先后在国际投资机构KKR和IDG资本工作,积累了近四年的风险投资(VC)经验。
这段经历让他接触到大量商业项目,但他意识到,VC工作需要不断切换关注点,难以深入参与一个项目的长期成长。所以2016年,他决定离开VC行业,尝试创业。
同年,王琛以投资人和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加入了服装租赁平台“衣二三”,并担任首席运营官(COO)。他在衣二三工作了五年,这段经历让他深入了解了服装行业的运作规律,包括供应链管理、市场策略和消费者需求洞察。
2020年,由于疫情冲击,衣二三业务受到严重影响。王琛开始探索新的方向,基于对服装行业的理解和对市场趋势的洞察,瞄准了Z世代女性消费群体。
他希望解决传统快时尚行业存在的设计反馈慢、尺码包容性不足和环保理念缺失等痛点。因此,在2020年,他联合前Bloomingdales买手和UberEats全球项目经理,组建了一个涵盖投资、时尚和运营的创始团队,创立了Cider。
王琛过往VC经历为他带来了资源和人脉,而衣二三的经验则让投资者相信他对行业的理解。因此,在融资方面,Cider展现出了惊人速度。
2020年9月,品牌成立之初就获得了硅谷风投A16Z和IDG资本领投的近千万美元天使轮融资,德迅投资、峰瑞资本和初心资本跟投。
2020年底,完成Pre-A轮融资,由和玉资本领投。2021年5月,完成A轮融资,由DST Global和A16Z领投,IDG资本和德迅投资跟投。同年9月,完成B轮融资1.3亿美元估值突破10亿美元,成为全球增长蕞快的独角兽公司之一。完成B轮融资后,Cider表示会继续在品牌和技术两个方向加大投入,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算法升级传统制造业,并打造智慧化工厂,升级传统跨境服装电商模式。
02Cider模式
小单快反+数据渠道
与传统服装品牌不同,Cider从诞生之初就深深扎根于互联网生态和Z世代的审美语境。走进Cider的世界,你会发现这是一个为年轻女性打造的多元宇宙。从甜美芭蕾风到复古工装,从XXS到4XL的全尺码选择,它就像是一个为Z时代定制而生的时装品牌。
Cider能快速成功很大一部份是因为能精准捕捉Z世代的流行趋势。
据BrandGlobal了解,Cider的“愿景”是做到零库存,目前采用了预售玩法试水。平台在接收到顾客订单后,迅速反馈到深度合作的工厂,完成生产后再从平台仓库发货。
品牌的核心策略是以数据驱动设计产品。通过监测TikTok等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和用户偏好,团队能够快速识别爆款元素,并在7天内完成打样和生产,并采用预购模式,实现“周均千款”的上新速度。
例如,Cider曾复刻电影《女孩梦三十》中的经典连衣裙,不仅成为爆款,还受到了美国主流时尚媒体的关注。这种“小批量、快反应”的供应链策略,减少了库存浪费,保持了价格竞争力。
Cider的产品价格主要在15至50美元之间,确保较高的利润率。此外,Cider也会强调使用GRS认证的环保面料(回收材料占比达35%),并采用可降解包装。
Cider从一开始就明确锁定20至30岁的年轻女性作为核心人群,并深知这一代消费者的共鸣点往往来自青春期记忆和日常生活的细微情绪。Cider联合创始人林海靜曾提出“人感内容”的理念,强调品牌需要像朋友一样与用户沟通。
在渠道选择上,Cider始终坚持以独立站为核心阵地,构建了稳定的自有流量池。根据SimilarWeb的数据,截至2024年5月,其独立站月访客量稳定在670万左右,其中超过85%的流量来自搜索和直接访问。
Cider在购物导航中加入了“按心情”和“按场景”的分类方式,让消费者能够根据度假、约会、工作等不同场景,或者可爱、梦幻、优雅等不同风格来挑选商品。这种细分方式紧贴年轻群体的消费心理。
除了独立站,Cider在海外的成功还与其深度运作社交媒体密不可分。品牌在TikTok、Instagram、Facebook等平台全面布局,打造了覆盖不同风格、不同细分人群的内容矩阵。
据悉,Instagram是Cider具有影响力的平台,采用“视觉图书馆”路线,锁定Pinterest式的美学风格。品牌主账号“shopcider”已有超过170万粉丝,截至2025年,更已涨至571万粉丝。
在TikTok上,Cider开设了多个账号,其中主账号粉丝数超过96万,总流量达到3772万。账号内容以场景化的服装展示为主,强调不同身材、肤色的模特如何在多样场合下展现时尚风格。
Cider在红人营销上采取了精细化运营策略。数据显示,其在TikTok上关联达人总数超过1.5万名,带货视频近2万个,总销售额超过2617万美元。在合作模式上,Cider重点绑定中腰部达人,通过大规模分布式合作来提高爆款的概率。
Cider还通过社区互动增强用户黏性,建立了名为“Cidergang”的在线社区,鼓励用户参与设计反馈和产品共创,日均访问量达185万。营销方面,Cider运用AR试衣、塔罗牌互动等创新方式,吸引年轻受众。
03海外女性消费趋势
多元化与个性并存
Cider的快速增长,还有很大一方面来自于全球快时尚市场正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据了解,2024年全球快时尚市场规模价值已达到约1482.3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增长到约3179.8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0.04%。
欧美市场:成熟且竞争激烈,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已被ZARA、H&M等传统快时尚品牌培养建立。北美市场受流行文化影响深远,美国平均每人在服装上的支出可观。欧洲作为全球时尚之都,无性别时尚获得巨大吸引力,多个品牌引入了无性别或性别中立的系列。
除了欧美,2023年,Cider也进军东南亚,在印尼、泰国新建3个海外仓,本土化团队占比超60%。
东南亚市场:2025年东南亚女装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00亿美元,其中夏日品类占比预计达65%。不同国家偏好各异:
-新加坡:品质与设计驱动中高端消费,环保与可持续材料受青睐
-马来西亚:穆斯林人口占比超60%,推动穆斯林时尚市场扩张
-泰国:度假风与本土文化融合,社交媒体影响显著
-越南:韩系休闲风主导年轻市场
-菲律宾:欧美辣妹风与多元风格并存
中东市场:呈现独特格局,阿联酋服装销售额达123亿美元,其中男装以62亿美元(占比53%)成为增长较快类别,女装仅占34%5。这源于当地习俗:女性外出需着黑袍,削弱了外穿时装消费动力。
04挑战与未来
CIDER能否成为下一个"shein”
从一个初创品牌到被A16Z称为“下一个SHEIN”,Cider只用了不到五年。它的故事不仅仅关乎商业成功,似乎也是在折射出中国跨境品牌在新阶段的转型与探索。
目前,Cider的消费者覆盖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尤其在欧美Z世代女性中广受欢迎。而根据CompWorth目前的数据显示,Cider每年的收入预计已超过5千万美元。
王琛认为,服装本质上是工业品,关键痛点在于如何用一个标准化的产品满足全球女性的需求,同时又能兼顾不同市场的多元化与个性化。Cider抓住了Z世代“多样化、个性化、互动化”的需求,用数据驱动设计,以快速响应和包容尺码打破传统快时尚的局限。
Cider的成功似乎在证明,未来的快时尚出海不仅是价格与速度的比拼,更是在依靠文化表达与情绪共鸣。正如投资人所言:“未来的消费品牌要么成为价格屠夫,要么成为情绪艺术家——而Cider正试图同时扮演两者。”
但Cider也面临着不小挑战。服装类目退货率超30%,Cider需攻克“尺码标准化+AI虚拟试穿”等技术,否则规模容易反噬利润。同时,Cider的80%营收依赖广告,但UGC内容过度娱乐化也可能会稀释电商属性。
另外,尽管Cider取得了显著成功,但快时尚行业在2025年面临着诸多挑战。行业利润率受到挤压,竞争对手如Shein和Temu在一夜之间改变客户期望。
拥有过时供应链或模糊定位的品牌正在崩溃。快时尚巨头们正在尝试多种战略转变,包括提升线上化率、迈向高端市场以及平台化引入更多第三方品牌。
此外,可持续时尚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全球消费者环境意识不断提高,环保产品的普及不断增长,增强了对可持续和道德生产产品的需求。
几位著名的市场参与者着重于可持续实践,以减少环境影响。例如,Zara宣布到2030年,其纤维的大约40%将来自传统的回收利用,25%来自可持续农作物。
05 总结
利用中国的供应链优势,海内外的贸易差价,内容电商的造势,数字化的运营能力,明星达人的潮流跟风……Cider的成功几乎全部踩中了时代的红利。Cider的精细化社区运营、柔性供应链响应速度、数字化工厂模型也重新定义了DTC 2.0标准。
只用了短短五年,Cider从创业公司成长为全球瞩目的独角兽,也折射出中国跨境品牌的新探索。这个故事远未结束,而是刚刚开始。